你腦筍都未生埋?!
- Jacey Ip
- 7月3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你腦筍都未生埋?!
呢一句鬧人既說話,雖然係攞黎取笑人既思想或者行為幼稚如嬰兒。
但原來腦筍未生埋,對於一個新生兒出生同成長係非常重要。
錦,到底初生嬰兒有幾多個腦筍?
腦筍到底又有咩用?
「腦筍」,學名囟門(Fontanelle)
指嬰兒頭顱骨之間未完全愈合時,頭頂上柔軟、冇骨嘅部位。初生嬰兒既頭骨並唔係一塊完整既硬骨,而係由幾塊骨拼合而成,之間用結締組織連接,呢d未骨化嘅空隙就叫做囟門。
初生嬰兒主要有兩個囟門:
1. 前囟門
• 位置:頭頂中央偏前
• 形狀:菱形
• 大小:約2~3cm
• 關閉時間:約1歲至1歲半
2. 後囟門
• 位置:頭後枕骨中間
• 形狀:三角形
• 通常較細
• 關閉時間:約6至8星期
囟門有咩用?
1. 幫助順利出生
因為頭骨未完全愈合,有彈性,可以變形,方便經產道出生。
2. 容許腦部發育
嬰兒腦部快速成長,囟門提供「伸展空間」,避免頭顱太早定型。
3. 基本保護作用
雖然軟,但囟門底下有膜保護腦部,不過仍要小心避免撞擊或用力按壓。
4. 臨床觀察指標
醫生會睇囟門高低、閉合時間等,作為健康指標:
• 凹陷:可能脫水
• 鼓脹:可能腦壓高或有感染
• 太早或太遲關閉:可能反映代謝或發育問題
嬰兒囟門的日常護理重點:
1. 清潔時動作溫柔
洗頭時可輕輕用手指肚打圈清潔囟門位置,避免用力搓或用指甲抓。
2. 避免撞擊或壓迫
抱起嬰兒、換衫、放床時要留意頭部位置,避免撞到或被壓到囟門。
3. 觀察囟門狀態變化
正常情況下囟門平坦、柔軟,會隨心跳輕微跳動。如發現明顯凹陷或鼓脹,應及早諮詢醫生。
4. 不要貼東西在囟門上
避免使用退燒貼、膏藥或其他物品敷在囟門位置,以免刺激或壓迫。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