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0個人奶謬誤】
- Jacey Ip
- 7月3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人奶謬誤其實仲有好多好多,
你聽過幾多個? 1. 人奶唔夠營養,要加奶粉?
→ 正常健康媽媽嘅人奶已經足夠供應寶寶6個月內嘅營養,無需加添。
2. 人奶太稀,唔夠飽肚?
→ 人奶初段比較水,幫寶寶補水;後段脂肪高,兩者配合得天衣無縫。
3. 生病時要停止餵人奶?
→ 普通傷風感冒無需停奶,仲可以透過人奶傳遞抗體俾寶寶。服用藥物應告知醫生有餵人奶,避免處方對嬰兒有不良影響藥物。
4. 餵人奶一定唔可以飲咖啡?
→ 適量咖啡(每日少於200–300mg)對大多數媽媽同BB都係安全嘅。媽媽可以餵完奶後先飲,拉長飲後馬上餵奶既時間。
5. 要食好多補品先有奶?
→ 奶量主要靠寶寶吸吮刺激同媽媽荷爾蒙調節,均衡飲食就足夠。
6. 你個胸咁細,一定冇咩奶。
→ 胸部大小主要由脂肪量決定,唔影響乳腺組織。無論胸大定細,只要乳腺功能正常,奶量都足夠供應BB需要。
7. 想唔好塞奶,每次餵完奶都要揸清乳房。
→ 正常餵哺唔需要每次硬推硬搾,過度按摩反而會刺激發炎或損傷乳腺。只有當感覺局部積奶、疼痛時,先輕輕按摩協助。
每次餵完奶都清空乳房,乳房就會係接住既日子提高造奶量,不停再排空令乳房接收錯誤訊息,增加塞奶機會。
8. 個胸無脹奶感覺=冇咩奶。
→ 一開始上奶期,可能會感到脹,但當母乳供需平衡後,乳房會變得柔軟舒服,唔代表冇奶!判斷奶量,應睇BB體重增長、尿片數量,唔係靠乳房感覺。
9. 餵人奶一定要食曬兩邊胸先夠飽?
→ 每次餵奶,應該一邊胸食到BB自然放開或滿足,而唔係強行兩邊都食。強迫轉邊可能令BB只飲到「前奶」(水分多、脂肪少),影響飽足感。
10. 你啲乳腺太幼,所以容易塞奶,要做多幾次通乳。
→ 乳管粗幼係個人差異,但唔係塞奶主要原因。塞奶真正原因通常係排奶唔暢順、餵奶姿勢問題、乳腺局部腫脹。無需要無限次「通乳」,應該針對成因正確處理,例如改善排奶、更正餵奶姿勢、減少局部壓力、適當護理。
你曾經聽過邊個謬誤?
留言同我分享!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