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民英國的人為什麼比較願意生育?
- Jacey Ip
- 7月2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💚
跟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及《南華早報》取得數據,2023年有2,120個港人所生的嬰兒在英格蘭及威爾斯出世。出生率低是全球很多已發展國家共同擔憂的問題,移民英國的人為什麼比較願意生育?在硬件上,好多報道都有比較過英國的住屋、醫療、長產假、工作配合度都會令移英夫婦更願意成為父母。
除了生活因素影響之外,我覺得心理因素也很重要。要提高某一個工種的人數,除了要提升人工,更重要是提升尊重。香港人對為人父母經常帶有很多批判,批評你餵人奶或是奶粉、加固食什麼食物、孩子穿衣太多或太少、小孩病等於父母不善照顧、孩子有先天疾病甚至話是懷孕做錯或吃錯東西。到大了選擇學校都會多加批評、家長的教育永遠都有問題,太鬆就說慈母多敗兒,太緊的就是虎爸虎媽。香港社會大眾對父母的要求、在教育上為家長和孩子產生的壓力,都是很令人卻步成為父母,甚至會後悔生育。
我身邊很多家長朋友,越高學歷的父母都越不想追趕香港贏在起跑線的制度。不想從幼稚園已經要計劃小朋友未來可行的路。香港要進入名校,不到兩歲便要進行一個又一個的面試和考驗。兩歲到底需要有什麼才能呢?又可以為學校帶來什麼名譽呢?最近我都大大小小去了十數間倫敦和曼城的nursery,從來無老師會問我小朋友有何才能,有何表現。老師最多只關心小朋友的自理能力,例如能否自己進食、穿衣、上廁所。就算未有這些能力,學校都可以支援。
香港這一代的父母都在填鴨式教育下長大,大家都深明當中的弊病,更不想用同一種方式去壓抑子女內在才能和本我。英國都是行精英主義,要做最top那班人當然要付出。但當你不是精英,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科,就算讀不到書,都可以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去為生。在外國,普通人可以選擇的更多。
而且,外國人對小朋友的態度是非常友好。香港人一般都不會特別抗拒小朋友,但在英國街頭,很多人都會主動向小朋友和父母點頭微笑,主動傾談和表示友善之意。
所以,真的不要再問如何令女性貼貼服服地生育的問題了。第一,生育不只是女性的事。第二,請先問這裡有無一個貼貼服服的社會,可以令人貼貼服服的做人?




留言